2020Q1規模以上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分析
2017年11月,央行發布了修訂后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增加了應收賬款“轉讓登記”的規定,調整了登記期限,辦法的修訂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有助于盤活企業的存量資產。
同時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國內貿易流動“十三五”規劃》、《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17-2019年)》等政策,均指出要從多方面、多角度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鼓勵流動企業通過學習商業保理業務的經營、管理進行資金籌集,盤活企業的存量資產。
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對全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提出了新的挑戰,國家也先后出臺了關于運用應收賬款扶持中小企業經營生產的文件。2020年6月2日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中小微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產融合作,推動全產業鏈金融服務,鼓勵發展訂單、倉單、存貨、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發揮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作用。
全國規模以上的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的基本情況與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就此進行分析。
一、工業企業應收賬款規模持續增長
應收賬款的數額直接影響保理業務的規模。從國家統計局的公開數據來看,截止2020年3月,我國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余額為14.04萬億元,同比增長7.3%。2019年底,我國工業類企業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余額達17.4萬億元[1],比2018年底同比增長4.5%。2018年底,工業企業應收賬款余額達14.34萬億元,同比增長8.6%。從近年來全國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余額來看,每年的期末余額都呈遞增的趨勢,但增長勢頭趨緩,見圖1。
圖1 近年的全國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余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2012至今,全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的流動資產總額持續增長,2017年年末同比增長了9.6%,2018年底同比增長了7.6%,2019年底同比增長6.5%。同時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的比重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截止2019年12月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占流動資產的比重29.6%,說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流動資金的風險依然存在,流動性風險有增加的趨勢。
表1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及流動資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
從現有的數據分析來看,應收賬款的余額持續增加,而其占流動性資產的比例也在持續增加,較多的應收賬款將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速度和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公司的營運資金存在一定的壓力。特別是下游客戶的回款速度放緩,公司也未進行有效的應收賬款管理,會對公司的資金周轉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因而應收賬款的流動性風險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特別是近年中小企業發展迅猛,工業企業應收賬款規模持續增加,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有效管理需要盡早提上日程。
二、分經濟類型工業企業應收賬款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將工業類企業劃分為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個體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港澳臺投資、其他等經濟類型。對主要經濟類型的工業企業的近五年來的應收賬款余額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各經濟類型的工業企業應收賬款余額近年來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股份制工業企業的應收賬款余額持續上升,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同比上升9.4%,達9.98萬億元。
其次是私營工業企業的應收賬款余額,近年來也持續攀升,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達到4.17萬億元,同比增長14%。外商及港澳臺工業企業的應收賬款余額到2020年一季度末達到3.8萬億元,同比增長1.3%。國有控股工業類企業的應收賬款余額為3.2萬億元,同比增長5.6%。國有工業企業的應收賬款余額近年來呈下降的趨勢,截止2020年一季度底共有1,515億元。
圖2 近年分經濟類型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余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當前可獲得的數據來看,應收賬款余額占流動資產的比率近年來一直呈緩慢上升的趨勢,其中外商及港澳臺的工業企業應收賬款余額占流動資產的比率一直比較高,2019年底這個比率達到35.7%,2020年一季度末這一比率達到28.5%。
其次可以看出,私營工業企業的應收賬款余額占流動資產的比率2019年底達到31.3%,2020年一季度達到26.1%。從下圖可以看出,私營工業企業、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私營工業企業和外商及港澳臺工業企業的流動資產風險在逐年增加,需要有效地進行應收賬款的管理和流動性風險的控制[2]。
2020年一季度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經營受到較大影響,以外商及港澳臺企業為例,2020年一季度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工業企業的數量較2019年底降低2.48%,營業收入也大幅下降,2020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4.34萬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3%,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47.4%。一季度,由于疫情防控的影響,很多企業處于停工停產的狀態,企業的經營受政策和環境影響較大,當期利潤下滑嚴重。
圖3 分經濟類型工業企業應收賬款余額占流動資產的比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
三、各行業應收賬款
截止2020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類企業的應收賬款中居前十位的包括這些行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金屬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表2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類企業主要行業應收賬款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
從已經公布的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類企業主要行業的應收賬款余額來看,非金屬礦物制品行業的應收賬款同比增長速度最快,達24.2%;其次是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幅度達22.5%,同時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增長幅度達10%。
圖4 2020年一季度各行業應收賬款余額比例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
從主要的行業分布來看,截至2019年底應收賬款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通信、電氣制造、汽車制造、化學原料、非金屬礦物制品等行業,從上圖可以看出,這些行業的應收賬款占比達82.1%。這些行業的應收賬款存量巨大且增長速度較快,保理公司在制定業務范圍、目標客戶時也應該將這些行業的重要企業作為主要選擇對象。
從各行業的應收賬款占其流動資產的比率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比率較高,2018年底也處于39%以上,2019年底這個比率高達39.33%,2020年一季度末這一比率為32.92%;其次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的比率在33%的臨界點浮動。
從下圖各行業應收賬款余額占流動資產的比率來看,一季度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的應收賬款余額占流動資產的比率相對較低,說明這些行業當前的流動性風險不是特別明顯。對比2018年,2019年主要行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比率的相關數據,2020年一季度這個比率在較多的行業表現出高于臨界點的流動性風險,這與今年的新冠疫情帶來經濟的停滯、全球經濟環境的復雜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要密切關注這些流動性風險較高的行業。
圖5 2020年一季度主要行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比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天逸金融研究院分析整理
從前文分析來看,2020年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應收賬款規模依舊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長,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經濟復蘇緩慢,工業企業經營流動性問題一直存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另一方面今年的新冠疫情導致很多企業業務停滯,企業經營的供應鏈發生改變,應收賬款回收困難。
同時截止目前的數據來看,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流動性風險依舊存在,其中外商及港澳臺企業的流動性風險一直居高不下,并且有緩慢上升的趨勢,其他類型工業企業的流動性風險也需要加強關注,積極防范中小企業的流動性風險。
從行業來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的應收賬款余額的同比增長幅度較大,同時其流動性風險較高;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的應收賬款余額同比增長率仍舊較高,依舊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資金需求較多的行業。
而從前文的數據來看,一季度汽車制造行業的應收賬款余額近年來首次出現下跌,主要是由于汽車行業近年下滑嚴重,多家汽車廠家經營陷入困境,經歷了痛苦的業務轉型、產品創新,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部分汽車行業的經營狀況得到改善,因而首次出現應收賬款規模降低的現象。
基于這樣的現狀和前提,中小企業不僅要加強企業的信用制度建設,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等措施,而且要積極盤活應收賬款,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使應收賬款應用于生產的資金再循環和融資需求。前不久結束的兩會,首次對應收賬款的債權債務關系進行了立法規定,未來中小企業運用應收賬款進行融資,也將有法可依。
[1] 2019年起國家統計局將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合并為一個統計目錄,2018年底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余額為16.66萬億元。2020年統計局又將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作為單獨統計口徑進行統計。
[2]分經濟類型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的比率的數據中,2019年國家統計局將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統一核算,2020年的統計數據中又將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分別統計,故2020年的數據僅是應收賬款和流動資產的比例,圖表上看起來較2019年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