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qinqk"><li id="qinqk"><source id="qinqk"></source></li></ruby>

    <blockquote id="qinqk"><ins id="qinqk"></ins></blockquote>
    <dd id="qinqk"></dd>

  • ?

    原創文章刊物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天逸智庫 > 原創文章

    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國家貿易情況分析

    作者:admin     點擊:4588      時間:2020-04-29

     

    東南亞國家由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老撾等11個國家組成。由于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因此對外貿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來,保持著經濟穩定增長的東南亞地區,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謀求全球化發展的選擇。這既是企業自身尋求轉型升級、往成本洼地進發的結果,也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往來密切、經貿互動增多的具體表現。

     

    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開始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標志著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開端。

     

    1、我國與東盟國家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

     

    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取得豐碩成果,貿易領域逐步拓寬,結構進一步優化,新增長點不斷涌現,這為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創造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東南亞地區在“一帶一路”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中國與沿線國家開展貿易合作的主要區域。2019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64,146,631.9萬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了5,359,432.9萬美元,增幅為9.2%。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近年來,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出口產品不斷增多,2019年中國對東盟出口商品總值為35,942,465.6萬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了4,018,103萬美元,增幅為12.7%。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2019年中國自東盟進口商品總值為28,204,166.4萬美元,相比2018年增長了1,341,330萬美元,增幅為5%。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近年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及地區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不斷豐富和拓展,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得到積極響應和支持,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不斷深化的交流合作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帶來更多經濟機遇。

     

    以泰國為例,2013-2018年,中泰雙邊貿易額整體有明顯增長。2018年,盡管中泰貿易額增速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了7.8%的增速,貿易額提升至799.3億美元,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數據來源:泰國海關

     

    2018年,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位次發生重大變化,東盟歷史性地超越美國躋身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此舉在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發展歷程上具有標志性意義。

     

    2、中國與東南亞地區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國與東南亞國家在很多發展領域都是競爭對手,在自然環境、地理位置、生產條件、技術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國際分工中,我國與東南亞國家在很多相同的領域相似度也比較高,出口商品具有重疊性,這給進口國擁有很大的選擇權利,無形中給我國帶來出口競爭和挑戰。

     

    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國家低發展水平和復雜的現狀將會給經貿合作,尤其是發展自由貿易和投資帶來不同程度的困難。次區域五國除泰國外,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都是最不發達國家,他們對加強與中國合作的熱情較高,但發展水平和對外開放水平都較低;各國資源豐富,但資源的開發度和開放度較低,而且保護意識很強;由于各方面基礎都較差,自我發展能力弱,在經濟合作中要求國外包括中國給予優惠、援助等期望值較高。這些對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2015年,美國與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一系列國家間簽訂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TP),其中與我國貿易往來比較密切的東南亞國家中的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都加入其中,勢必會對他們與我國的貿易往來造成影響。

     

    3、我國與東南亞地區貿易發展對策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增長動能趨緩,各國政策向內傾斜,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逆全球化”趨勢導致全球經貿摩擦加劇。美國減稅政策、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嚴重擾亂了全球貿易發展秩序,對國際貿易持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將在各個層面深刻影響未來較長時間內的全球貿易投資發展。中國近年來提出的“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等戰略,都在企圖加強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經濟聯系。

     

    近年來,我國與東盟國家企業合作建設了多個經貿合作園區,為推動中國企業集群式走出去與東盟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合作搭建了重要載體。隨著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等項目建設不斷推進,區域和次區域合作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新亮點和新增長點。

     

    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云南,如今已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前沿。昆明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前5月,云南實現外貿進出口871.6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云南與東盟貿易額442.1億元,同比增長13.1%;與南亞國家貿易額15.2億元,同比增長75.4%。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云南與大湄公河次區域5國的貿易總額同比增長5.6%、雙向投資占云南對東盟十國投資額的95%,通關速度提升60%、費用降低40%。

     

    近年來,中國-東盟博覽會、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展等平臺與機制,也促進了東南亞地區國家和中國經濟往來活動的不斷擴大。中國與東南亞地區都保持了經濟快速發展,也都看到了合作產生的共同利益和發展潛力。

     

    為了更好地發展經濟,中國應克服困難,利用國內優質資源和廣闊市場來鞏固市場份額,以良好國內環境吸引外部國家合作。通過不斷與東南亞國家加強日常往來,從而有效增進并達成共識,極大促進中國與東盟之間自由貿易區未來的發展。

    ?
    Copyright? 2015-2019 天逸金融服務集團版權所有 鄂ICP備證: 1200982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8502002196號

    鄂公網安備 42018502003076號

    鄂公網安備 42018502003078號

    国产亚洲视品在线,国产sm残忍打屁股调教视频,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